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见得!
印象中都以为保险公司都像西虹人寿那么赚钱。
更别说银行旗下的保险公司了,含着“金钥匙”出生肯定赚的盆满钵满。
(资料图片)
实则不然,实际上保险公司是长险投资,正常没个十年周期是很难实现盈利的,比如前几天写的百年人寿,去年就巨亏27亿!
而昨天一个消息传来,过去一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净亏损11.88亿元。而在2021年,这10家险企大赚97.61亿元。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过去一年成为众多保险公司的滑铁卢?
与其他没有银行背景的保险公司来说,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中荷人寿等10家银行系险企,无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据显示,2022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430.68亿元,较2021年的3126.28亿元同比增长9.74%,增长率近两位数,且全部实现保费收入的正增长。
从规模来看,中邮保险、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位列前三甲,分别揽收914.34亿元、500.16亿元、491.22亿元。
第二梯队是农银人寿、中信保诚和招商信诺,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32.66亿元、311.89亿元、265.19亿元。
第三梯队的交银人寿、中银三星、光大永明,保险业务收入均不及200亿元,分别为181.44亿元、173.26亿元、170.76亿元,中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在百亿以下,为89.76亿元。
但银行系险企的利润情况却不容乐观。2022年,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1.88亿元,较2021年的97.61亿元、2020年的86.27亿元相比落差巨大。
总体来看,它们当中有中信保诚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中荷人寿共计六家盈利,净利润从不足1亿元至超10亿元不等。
亏损的是光大永明人寿、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交银人寿四家,亏损额度为几亿到十几亿元。
其背后既有疫情冲击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亦有银行系保险自身发展的桎梏性因素,必须尽快找到痛点堵点进行治理才能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个颠覆认知的现实是,银行系保险公司不仅2022年出现了集体亏损,而且还集体面临“缺钱”的窘境。
偿付能力方面,多家银行系险企不尽如意。就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一指标,截至2022年末,建信人寿、中邮人寿均低于80%,分别为73%和73.96%;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均低于100%,分别为82.92%和94%。
其中不乏偿付能力连续下降者。以工银安盛人寿为例,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工银安盛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5%、123%、107%、94%。
对此,工银安盛人寿解释称,2022年第四季度,因即期利率和权益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同时准备金评估曲线下降,导致公司净资产下降,叠加资本分级上限影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
为补充资本金,多家险企采用了发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柏文喜称,多家银行系险企面临偿付能力水平下滑的局面,这导致企业采用增资发债的方法提高偿付能力,这种做法是短期内快速提升险企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的必要之举。
在微观市场上,银行系险企的产品不仅单一、价值量较低、创新性和服务性不足的特点非常明显,在面对其他金融投资竞品内卷式竞争的挑战下显得船大难掉头。
大浪淘沙。一拥而上的保险市场确实也该净化了,回归市场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泥沙俱下,不仅破坏了市场,也给客户带去了不好的体验。
保险行业,专业化进程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