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州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书香一千年—— 10-20世纪中国江南藏书刻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故宫学院(苏州)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的国内外古籍研究学者三十余位,共同对宋代以来江南的藏书刻书活动及其国际影响、江南藏书楼与中外藏书文化以及明清以来江南的藏书家、刻书家与版本目录学家等议题进行学术探讨。
与此同时,“芸香二酉:苏州博物馆藏善本古籍碑帖特展”在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对外展出,选择唐至清历代写本、印本、拓本数十件,展现苏博馆藏古籍、碑拓之菁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莱吕太史文集(宋刻本) 苏州博物馆藏
“书香一千年—— 10-20世纪中国江南藏书刻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苏州博物馆的古籍藏品在全国范围独树一帜,馆藏中文古籍十万余册,其中不乏精品、孤品,尤其以佛教经卷、地方文献和名家手稿为特色,目前已有68种古籍善本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1种善本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
吴趋行
杜工部集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并直拨编制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也是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高校古籍所之一。目前,复旦大学古籍所确立了以古今贯通研究这一新的学术理念为主导、以文献实证为基础,古典研究诸学科彼此交叉、相辅相成的科研与教学格局,享誉全国。
据悉,此次由两家单位合作主办“书香一千年—— 10-20世纪中国江南藏书刻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共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的国内外古籍研究学者三十余位,共同对宋代以来江南的藏书刻书活动及其国际影响、江南藏书楼与中外藏书文化以及明清以来江南的藏书家、刻书家与版本目录学家等议题进行学术探讨。
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从“姑苏原本”出发,探讨苏州刻本的世界影响;故宫博物院章宏伟研究馆员则主要分析了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历程;上海博物馆柳向春研究馆员对“苏州文献展”作出了构想;韩国中央大学宋日基教授则对苏州博物馆藏瑞光寺塔出土小字本《法华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其在中国刻书史上重要性。在如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将古籍的保护、研究与新时期构建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古籍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更要强调以江南文化的视角对古籍研究、藏书刻书文化研究进行全新解读,深度挖掘研究“江南文化”,让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书香一千年—— 10-20世纪中国江南藏书刻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据悉,为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并配合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苏州博物馆特举办“芸香二酉——苏州博物馆藏古籍碑帖精品展”,展期为2023年4月4日至7月9日。展览特遴选唐宋至明清历代写本、印本、拓本精华逾三十件。
苏州博物馆在展览序言中说,苏州自古风物清嘉,在江南烟雨氤氲着的写意山水中,在私家园林葱茏的精致回廊上,走出了众多吴中文人。唐宋以来,就有写经印本供养于古刹浮屠;后至明清繁华,藏书家、刻书家层出不穷,如钱谦益绛云楼、黄丕烈士礼居、潘祖荫滂喜斋、瞿启甲铁琴铜剑楼等,皆独步一时,为书林翘楚。虽历经千年沧桑,珍善之本,完好如初,流传有绪,成为古城苏州文化的见证。
自苏州博物馆创立,便积极搜求古籍文献,得到社会广泛响应,将家藏珍品捐献国家。朱德元帅的恩师李根源先生、民国元老何亚农的子女、曲园后人俞平伯先生、海粟楼主人王佩诤教授、顾沅后人顾翼东教授,均是其中代表。
“书香一千年—— 10-20世纪中国江南藏书刻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